漫画是什么?

漫画是美术中很少的,不是用绘画的工具和材料来命名,而是对其创作对象的构思和创意来决定的画种。漫画可以用任何材料来表现其主题,但前题是创作构思必须是夸张和幽默的,漫画的灵魂就是幽默,讽刺则是它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漫画的脊梁。

《第二职业》(1989年)赵为群

《唐僧用人—西游歪记系列》(1996年)赵为群

《家庭哈哈经》连载漫画(1998年)赵为群

《晒儿图——为啃老族造像》(2010年)赵为群

《煞风景》(2016年)赵为群

中国漫画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我很幸运地投入到了八十年代的漫画创作洪流中。

1980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89年《第二职业》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获铜牌奖,1996年第一本个人漫画专集《名著歪传》出版发行,1998年至1999年《家庭哈哈经》和《白领冒号》在上海《新民晚报》和《青年报》上每天一组四格漫画连载,引起了业界和读者广泛好评。2004年受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组建和出版《漫动作》周刊和主办第一届上海卡通形象博览会。2006年通过版权引进和管理,负责出版《变形金刚》《百兽战队》《铠甲勇士》《百变马丁》等国内外著名品牌图书,图书发行量都位居当年同类图书的首位。

《春天来了》(2018年)赵为群

《还你颜色》(2019年)赵为群

《无题》(2019年)赵为群

当今社会,漫画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高深的法典下至简单的产品说明,无不用到漫画的手法来表现。因为它通俗易懂,因为它风趣幽默。记得乔布斯在重返苹果公司时说的一段话:“我们要做的产品一定要有前瞻性,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哲学化,哲学问题美学化。”这与漫画创作不谋而合。

《金钟罩》(2020年)赵为群

《屏障》(2020年)赵为群

《粮》(2021年) 赵为群

《倒》(2021)赵为群

漫画的大融合时代已经到来,这不是新概念,而是初心回归。这次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喜欢上海的理由——上海漫画艺术大展》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让我感触很深,特别是“致敬经典”展区中漫画大师们的不少作品再次引发公众的敬重,就证明了这点。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漫画创作的价值取向。这让我在做广告、平面设计、图书出版时也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漫画创作者,必须坚持独立思考和表达见解的能力,必须用丰富的漫画语言来表现主题和自己的观点。别忘了,最关键的就是,处处体现漫画的灵魂——幽默。

《无题》(2021年) 赵为群

《浙江“笑”吃》(2021年) 赵为群

《最强音符》(2022年) 赵为群

《致敬热爱》(2022年) 赵为群

《瞧,现在我们的小辈们长得是又高又大啊。》(2022年) 赵为群

赵为群,浙江奉化人,1961年生于上海,主任编辑。

现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动漫艺委会副主任,上海联合动漫产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

作品多次在全国和专业画展中获奖,出版了《名著歪传》《家庭哈哈经》《白领冒号》《小鬼宣言》《爱情纯属虚构》等五部个人漫画集,还出版了漫画插图本《动物庄园》《恢词典》等多部畅销图书。

(转发《讽刺与幽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