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特龙科代表
上期大盘点,我们盘点了肉食恐龙中扛把子的暴龙科恐龙。本期盘点将盘点知名度第二大的肉食恐龙群,异特龙超科。(超科:位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异特龙超科下分为三个科,分别为中华盗龙科,异特龙科和鲨齿龙科。
1号,异特龙
异特龙是侏罗纪时期,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存在;虽然体型不大,但是头脑灵活,有基本的团队协作技巧,经常以三到五只异特龙结成小团体狩猎像梁龙一样的大型猎物;此外,雄性异特龙头部还会长有颜色鲜艳的角冠,其作用为吸引异性的标志物,同时也是异特龙科的标志。
二号:食蜥王龙
属于兽脚亚目的异特龙科,是异特龙的近亲,是一种非常大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启莫里奇晚期到侏罗纪末期提通期,约在1.51-1.45亿年前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也是侏罗纪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分布于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州。
食蜥王龙基本与异特龙相似,区别在于食蜥王龙腿部比例粗于异特龙、且腿比异特龙更长。
三号:中华盗龙
中华盗龙是发现于中国的准噶尔盆地石树沟组地层中的一种中大型肉食恐龙。名字意思是“来自中国的盗贼”。中华盗龙属下有两个种:董氏中华盗龙,Sinraptor dongi,和平中华盗龙,Sinraptor hepingensis。中华盗龙是一种顶尖的猎食者,可以以领地范围内的中到大型植食性恐龙(最大为马门溪龙)为食,甚至还会以单棘龙一类的中小型肉食恐龙为食。
(未完待续......)